3月27-28日,广东新华2025年春季线下馆配会于广州总部广东省馆配样书中心顺利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单位、省内外图书馆馆长及采编老师共同前来参与这场文化盛宴。
本届馆配会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办,线上线下交易总码洋逾4010万元,其中线下交易总码洋逾3864万元,线上交易总码洋达146万元。为期两天的线下展会共有310多家出版社近一年出版的近12万种适合图书馆采购的新书参展,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交易额位居前三。
本届馆配会重点策划人工智能、地图上的阅读之旅-东三省站、沪上墨香三大特色专区,集中陈列主题图书近6000种。三大专区凭借实用性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出版质量高的优势备受采编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其中,以逾4000个品种参展的沪上墨香主题专区尤为亮眼。本届馆配会,该专区共取得逾409万元总码洋订单。参展的图书涵盖丰富多样的主题,从权威的学术著作到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艺术图书,全方位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使沪版专区成为馆配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
非图专区依然是图书馆近年来重点关注的板块,创新空间设计与多功能融合的阅读空间建设案例、激发市场活力的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
由南方传媒出版部(国际部)、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东书报刊发行业协会携手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广东高质量馆藏资源建设研讨会在馆配会上同步召开。40多个图书馆单位逾120人共同参会,围绕“高质量馆藏资源建设” 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作为本次研讨会的特邀嘉宾发表了题为“纸本图书有永恒的生命力” 的演讲。葛剑雄根据自身实践经历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阐述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纸本图书以其文化传承功能和历史价值继续为读者提供无可替代的阅读体验,分析纸本图书作为记录历史文化遗产载体的重要性。
随后,科学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古籍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南方传媒出版单位,结合自身的出版特色围绕高码洋品种出版与馆藏资源建作主题报告,推广重点高码洋新品,为高端学术研究和特色馆藏提供重要支撑。
本届馆配会线上平台与线下同步开幕,3月27日凌晨0点33分便迎来首位登录用户。便捷的线上平台进一步提升采选老师的参与度,同时扩大了馆配会的影响力及广东新华品牌的传播效果。
广东新华馆配会作为省内业界的重要活动,通过集中展示最新的出版成果及馆配服务模式,促进馆、店、社三方的深度互动,使出版发行行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出版选题,推出更多精品新书,确保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多样性和时效性,提升社会服务效能。
(大客户营销中心)